首页 > 信息 > > 内容

镇江古诗有哪些 7. 赞美镇江的诗句有-全球快讯

发表时间:2023-05-05 04:54:32 来源:抄写作文网
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镇江古诗有哪些7. 赞美镇江的诗句有来供大家参考,欢迎阅读。

1. 关于镇江的诗有哪些

镇江诗词 题金陵津渡 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, 一宿行人自可愁。


(资料图)

潮落夜江斜月里, 两三星火是瓜洲。 (注: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(今西津古渡)过夜后所写) 望鹤林寺李绅鹤栖峰下青莲宇, 花发江城世界春。

红照日高殷夺火, 紫凌霞曙莹销尘。 每思载酒悲前事, 欲问题诗想旧身。

自叹秋风劳物役, 白头拘束一闲人。 (注: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,欣然命笔) 夜归丁卯桥 许浑 月凉风静夜,归客泊岩前。

桥响犬遥吠,庭空人散眠。 绿桥低水滥,红叶半江船。

自有还家计,南湖二亩田。 (注: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)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, 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 明月何时照我还。 (注:王安石第二次拜相,船到瓜州后留下的诗句) 南乡子.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洲? 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
千古兴亡多少事? 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! 年少万兜鍪, 坐断东南战末休。 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! (注:辛弃疾二次登上北固楼所著的辉煌词章) 焦山望松寥山李白石壁望松寥,宛然在碧宵。

安得五彩虹,架天作长桥。 仙人如爱我,举手来相招。

(注: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(松寥山,夷山)后有感而发) 水调歌头.多景楼陆游江左占形胜,最数古徐洲。连山如画,佳处缥缈著危楼。

鼓角临风悲壮,烽火连空明灭,往事忆孙刘。 千里曜戈甲,万灶宿貔貅。

露沾草,风落木,岁方秋 使君宏放,谈笑洗尽古今愁。 不见襄阳登览,磨灭游人无数, 遗恨黯然收,叔子独千载,名与汉江流。

(注: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) 再跋旧拓《瘗鹤铭》龚自珍 二王只合为奴仆, 何况唐碑八百通。 欲与此铭风浩逸, 北朝差许郑文公。

(注: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,后觉得书法美妙无比。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。)

永王东巡歌 (第六首) 李白 丹阳北固是吴关, 画出楼台云水间。 千言烽火连沧海, 两岸旌旗铙碧山。

(注: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) 题润洲金山寺 张承吉 一宿金山顶,微茫水国分。 僧归夜船月,龙出晓堂云。

树色中流见,钟声两岸闻。 因思在朝市,终日醉醺醺。

(注: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)。

4. 有关镇江的诗词

张若虚与《春江花月夜》

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

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

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

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

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

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?

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

不知江月待何人?但见长江送流水。

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

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

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

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
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

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

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

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

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

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

与镇江有关的古诗

1、《京口怀古二首・其二》――宋代释仲殊

一昨丹阳王气销,尽将豪侈谢尘嚣。

衣冠不复宗唐代,父老犹能道晋朝。

万岁楼边谁唱月,千秋桥上自吹箫。

青山不与兴亡事,只共垂杨伴海潮。

译文:丹阳郡的王气黯然消沉,以往的豪华奢侈,兴盛之地,如今都已凋谢化为尘。当地的衣冠服饰已经不再是唐朝的式样,然而父老乡亲,依然可以津津乐道东晋时期的典故事迹。

历尽沧桑的万岁楼边谁在伴月吟唱,千秋桥上有人自在的吹箫。世间兴衰,桑海桑田,唯一不变的是,青山依然巍峨耸立,垂杨花开叶落,江水潮起潮落。

2、《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》――唐代骆宾王

共寻招隐寺,初识戴�J家。

还依旧泉壑,应改昔云霞。

绿竹寒天笋,红蕉腊月花。

金绳倘留客,为系日光斜。

译文:一起去寻访戴�J的宅邸招隐寺,还是那样山石嶙峋,清泉汩汩,只是物是人非,令人感叹不已。绿竹幽幽,红蕉红绿辉映,留恋忘返,恨不得用金绳把太阳拉斜,这样就可以多停留一日。

3、《华山畿・君既为侬死》――南北朝佚名

华山畿,华山畿,君既为侬死,独生为谁施?欢若见怜时,棺木为侬开。

译文:华山畿啊,华山畿,你既然已经为了我死,我独自一人又怎会苟活?若你可怜我此时的处境,就将棺木为我打开吧,我愿意陪伴你共赴黄泉。

4、《万岁楼》――唐代王昌龄

江上巍巍万岁楼,不知经历几千秋。

年年喜见山长在, 日日悲看水独流。

译文:万岁楼屹立在江畔山巅,风风雨雨,不知过去了多少年,时光流逝,物是人非。年复一年高兴的看见山依旧还在,日复一日悲伤的看着水独自流动。

5、《次北固山下》――唐代王湾

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

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
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

译文: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,碧波荡漾的江上正好行船。潮水涨满,两岸之间水面宽阔,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。夜幕还没有褪尽,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,还在旧年时分,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。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,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。

2. 描写镇江的语句

念 奴 娇

叶梦得

峰横起,

障吴关三面,

真成尤物。

倒卷回潮,

目尽处、

秋水粘天无壁。

绿鬓人归,

如今虽在,

空有千茎雪。

追寻如梦,

漫馀诗句犹杰。

闻道尊酒登临,

孙郎终古恨,

长歌时发。

・1705・

《宋词鉴赏大典》

万里云屯,

瓜步晚、

落日旌旗明灭。

鼓吹风高,

画船遥想,

一笑吞穷鬓。

当时曾照,

更谁重问山月。

叶梦得词作鉴赏

这首词是作者兼知建康府(今南京)时,登镇江

北固山有感而作 。

关于镇江的诗有哪些?

1、山中何所有,岭上多白云。只可自怡悦,不堪持赠君。――《答诏问》南朝梁 陶弘景2、华山畿,君既为侬死,独生为谁施。欢若见怜时,棺木为侬开。――《华山畿》南朝宋 清商曲辞3、石壁望松寥,宛然在碧霄。安得五彩虹,驾天作长桥。仙人如爱我,举手来相招。――《焦山望松寥山》唐 李白4、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。――《次北固山下》唐 王湾5、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――《芙蓉楼送辛渐》唐 王昌龄6、苍苍竹林寺,杳杳钟声晚。荷笠带斜阳,青山独归远。――《送灵澈上人》唐 刘长卿7、一点青螺白浪中,全依水府与天通。晴江万里云飞尽,鳌背参差日气红。――《金山寺》唐 窦庠8、金陵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。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洲。――《题金陵渡》唐 张祜9、终日昏昏醉梦间,忽闻春尽强登山。因过竹院逢僧话,又得浮生半日闲。――《题鹤林寺壁》唐 李涉10、江城吹角水茫茫,曲引边声怨思长。惊起暮天沙上雁,海门斜去两三行。――《润州听暮角》唐 李涉11、楼台两岸水相连,江北江南镜里天。芦管玉箫齐送夜,一声飞断月如烟。――《金山》宋 沈括

5. 关于镇江的诗文

题金陵津渡

张承吉

金陵津渡小山楼,

一宿行人自可愁。

潮落夜江斜月里,

两三星火是瓜洲。

(注: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(今西津古渡)过夜后所写)

望鹤林寺

李绅

鹤栖峰下青莲宇,

花发江城世界春。

红照日高殷夺火,

紫凌霞曙莹销尘。

每思载酒悲前事,

欲问题诗想旧身。

自叹秋风劳物役,

白头拘束一闲人。

(注: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,欣然命笔)

夜归丁卯桥

许浑

月凉风静夜,归客泊岩前。

桥响犬遥吠,庭空人散眠。

绿桥低水滥,红叶半江船。

自有还家计,南湖二亩田。

(注: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)

泊船瓜洲

王安石

京口瓜洲一水间,

钟山只隔数重山。

春风又绿江南岸,

明月何时照我还。

(注:王安石第二次拜相,船到瓜州后留下的诗句)

南乡子.登京口北固亭有怀

辛弃疾

何处望神洲?

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
千古兴亡多少事?

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!

年少万兜鍪,

坐断东南战末休。

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

生子当如孙仲谋!

(注:辛弃疾二次登上北固楼所著的辉煌词章)

焦山望松寥山

李白

石壁望松寥,宛然在碧宵。

安得五彩虹,架天作长桥。

仙人如爱我,举手来相招。

(注: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(松寥山,夷山)后有感而发)

水调歌头.多景楼

陆游

江左占形胜,最数古徐洲。

连山如画,佳处缥缈著危楼。

鼓角临风悲壮,烽火连空明灭,往事忆孙刘。

千里曜戈甲,万灶宿貔貅。

露沾草,风落木,岁方秋

使君宏放,谈笑洗尽古今愁。

不见襄阳登览,磨灭游人无数,

遗恨黯然收,叔子独千载,名与汉江流。

(注: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)

再跋旧拓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64663633瘗鹤铭》

龚自珍

二王只合为奴仆,

何况唐碑八百通。

欲与此铭风浩逸,

北朝差许郑文公。

(注: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,后觉得书法美 妙无比。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。)

永王东巡歌(第六首)

李白

丹阳北固是吴关,

画出楼台云水间。

千言烽火连沧海,

两岸旌旗铙碧山。

(注: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)

题润洲金山寺

张承吉

一宿金山顶,微茫水国分。

僧归夜船月,龙出晓堂云。

树色中流见,钟声两岸闻。

因思在朝市,终日醉醺醺。

(注: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)

古诗里的城市 - 镇江

泊船瓜洲宋 ・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公元1070年(神宗熙宁三年), 王安石 被任命为同乎章事(宰相),开始推行变法。但是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,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。这首 诗 写於熙宁八年(1075)二月,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。次北固山下唐 ・ 王湾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该首题为《次北固山下》的五律,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《国秀集》。这是 诗 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,由楚入吴,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。夜登金山宋 ・ 沈括楼台两岸水相连,江北江南镜里天芦管玉箫齐送晚,一声飞断月如烟南乡子・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 ・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。不尽长江滚滚流。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。生子当如孙仲谋。此词约作于公元1204年(宋宁宗嘉泰四年)或公元1205年(开禧元年),当时 辛弃疾 在镇江知府任上。他登临京口(即镇江)北固亭时,触景生情,不胜感慨系之,写下此词。永遇乐・京口北固亭怀古宋 ・ 辛弃疾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舞榭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凭谁问,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这首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(1205年) , 辛弃疾 当时已有六十六岁。当时韩�腚兄凑�,正积极筹划北伐,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。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。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,心中感慨万千,于是写下了这首佳作。芙蓉楼送辛渐唐 ・ 王昌龄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,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,寂寂寒江明月心这组 诗 大约作于公元742年(天宝元年) 王昌龄 出为江宁(今南京市)丞时。王昌龄在开元二十七年远谪岭南;次年北归,自岁末起任江宁丞,仍属谪宦。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,这次拟由润州渡江,取道扬州,北上洛阳。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,然后在此分手。并作下此诗。春江花月夜唐 ・ 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!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。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只相似。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《春江花月夜》为乐府吴声歌曲名,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,原词已不传。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。《乐府 诗 集》卷四十七收《春江花月夜》七篇,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。张若虚的这首为拟题作诗,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,却是最有名的。目前具体的创作背景已不可考。

不是描写江苏镇江景观的诗句有哪些?

诗句中不是描写

江苏镇江

的景观是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这句诗是描写的杭州西湖的美景,出自宋代苏轼的

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・其二》

简介:

诗是诗人对现实观念或世俗理念的不认同而感发的愤怒和不满。无论是离骚体、古诗体、近代诗还是现代诗都不过是诗的一种形式。最优美之处在于站在人类历史的高度来闪现出诗的时代光环。

诗并不是只在诗里,而且抒情美是一切文学样式和艺术类型的共同质素。所以,诗是一种普遍的艺术,甚至是超过艺术疆界的艺术。

诗的本质的特征是抒情美。无论是小说、散文、戏剧,最优美之处,无不闪现出诗的光环来。因而诗是文学中的文学。

在艺术领域中,诗无所不在。诗美是艺术美的普遍因素的最高体现。诗歌的美也不时出现在非文学艺术的领域中,在科学著作的精美片段中散发出智慧光彩,甚而在人的生活状态、工作状态中也都有诗的踪影。

3. 寻找15首左右关于镇江的古诗词

念 奴 娇 叶梦得 峰横起, 障吴关三面, 真成尤物。

倒卷回潮, 目尽处、秋水粘天无壁。 绿鬓人归, 如今虽在, 空有千茎雪。

追寻如梦, 漫馀诗句犹杰。 闻道尊酒登临, 孙郎终古恨, 水调歌头 多 景 楼 陆 游 江左占形胜, 最数古徐州。

连山如画, 佳处缥缈著危楼。 鼓角临风悲壮, 烽火连空明灭, 往事忆孙刘。

千里曜戈甲, 万灶宿貔貅。 ・2509・ 《宋词鉴赏大典》 露沾草,风落木, 岁方秋。

使君宏放, 谈笑洗尽古今愁。 不见襄阳登览, 磨灭游人无数, 遗恨黯难收。

叔子独千载, 名与汉江流。 陆游词作鉴赏 孝宗隆兴元年(1163年)陆游三十九岁 ,以枢 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,次 年二月到任所。

时金兵方踞淮北,镇江为江防前线。 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。

北固下滨大江,三 面环水,登楼遥望,淮南草木,历历可数。这年十月 初,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,内心感叹 而写下此词赋。

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, 英雄无觅, 孙仲谋处。 舞榭歌台, 风流总被, 雨打风吹去。

斜阳草树, 寻常巷陌, 人道寄奴曾住。 想当年,金戈铁马, 气吞万里如虎。

元嘉草草, 封狼居胥, 赢得仓皇北顾。 四十三年, 望中犹记, 烽火扬州路。

可堪回首, 佛狸祠下, 一片神鸦社鼓。 凭谁问:廉颇老矣, 尚能饭否? 长歌时发。

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, 英雄无觅, 孙仲谋处。 舞榭歌台, 风流总被, 雨打风吹去。

斜阳草树, 寻常巷陌, 人道寄奴曾住。 想当年,金戈铁马, 气吞万里如虎。

元嘉草草, 封狼居胥, 赢得仓皇北顾。 四十三年, 望中犹记, 烽火扬州路。

可堪回首, 佛狸祠下, 一片神鸦社鼓。 凭谁问:廉颇老矣, 尚能饭否? 南 乡 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? 满眼风光北固楼。

千古兴亡多少事? 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! 年少万兜鍪, 坐断东南战未休。 天下英雄谁敌手? 曹刘。

生子当如孙仲谋! 念 奴 娇 登多景楼 陈 亮 危楼还望, 叹此意、今古几人曾会? 鬼设神施, 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 一水横陈, 连岗三面, 做出争雄势。

六朝何事, 只成门户私计? 因笑王谢诸人, 登高怀远, 也学英雄涕。 凭却长江, 管不到、河洛腥膻无际。

正好长驱, 不须反顾, 寻取中流誓。 小儿破贼, 势成宁问强对! 永 遇 乐 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姜 夔 云鬲迷楼,苔封很石, 人向何处? 数骑秋烟,一篙寒汐, 千古空来去。

使君心在,苍��绿嶂, 苦被北门留住。 有尊中酒差可饮, 大旗尽绣熊虎。

前身诸葛,来游此地, 数语便酬三顾。 楼外冥冥,江皋隐隐, 认得征西路。

中原生聚,神京耆老, 南望长淮金鼓。 问当时依依种柳, 至今在否?。

关于镇江的诗句

6. 与镇江有关的古诗

王安石〈泊船瓜洲〉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.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描写扬州和镇江为长江阻隔的历史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题金陵津渡> 张承吉 金陵津渡小山楼, 一宿行人自可愁。

潮落夜江斜月里, 两三星火是瓜洲。 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(今西津古渡)过夜后所写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游金山寺① 苏轼 我家江水初发源,宦游直送江入海②。

闻道潮头一丈高,天寒尚有沙痕在③。 中泠南畔石盘陀④,古来出没随波涛。

试登绝顶望乡国,江南江北青山多。 羁愁畏晚寻归楫⑤,山僧苦留看落日。

微风万顷靴纹细,断霞半空鱼尾赤⑥。 是时江月初生魄⑦,二更月落天深黑。

江中似有炬火明⑧,飞焰照山栖鸟惊。 怅然归卧心莫识,非鬼非人竟何物? 江山如此不归山,江神见怪警我顽。

我谢江神岂得已⑨,有田不归如江水。 注释 ①金山寺:在今江苏镇江西北的长江边的金山上,宋时山在江心。

②古人认为长江的源头是岷山,苏轼的家乡眉山正在岷江边。镇江一带的江面较宽,古称海门,所以说“直送江入海”。

③苏轼登寺在冬天,水位下降,所以他写曾听人说长江涨潮时潮头有一丈多高,而岸边沙滩上的浪痕,也令人想见那种情形。 ④中泠:泉名,在金山西。

石盘陀:形容石块巨大。 ⑤归楫:从金山回去的船。

楫原是船桨,这里以部分代整体。 ⑥这两句的意思是:微风吹皱水面,泛起的波纹像靴子上的细纹,落霞映在水里,如金鱼重叠的红鳞。

⑦初生魄:新月初生。苏轼游金山在农历十一月初三,所以这么说。

⑧江中炬火:或指江中能发光的某些水生动物(古人亦曾有记载,如木华《海赋》:“阴火潜然。”曹唐《南游》:“涨海潮生阴火灭。”

)或只是月光下诗人看到的幻象。原注:“是夜所见如此。”

⑨谢:告诉。如江水:古人发誓的一种方式。

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四年,晋公子重耳对子犯说:“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!”《晋书・祖逖传》载祖逖“中流击楫而誓曰:‘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,有如大江!”苏轼认为江中的炬火是江神在向他示警,所以他说,自己如果有了田产而不归隐,就“有如江水”。由此可见,现在未能弃官还乡,实在是不得已的事。

7. 赞美镇江的诗句有

《次北固山下》王湾客路青山外,行舟绿水前。

潮平两岸阔,风正一帆悬。海日生残夜,江春入旧年。

乡书何处达,归雁洛阳边。(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、潮平岸阔等江南景象,但时近春节,头顶大雁,发出了“乡书何处达”的感叹。)

《泊船瓜洲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(公元1068年,熙宁元年,4月,朗月之下,王安石乘着一艘小船行在京口瓜洲的长江水上,回望过去,他的家乡就在几重山以外。)

《南乡子・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?满眼风光北固楼。千古兴亡多少事?悠悠,不尽长江滚滚流。

年少万兜鍪,坐断东南战未休。天下英雄谁敌手?曹刘,生子当如孙仲谋。

(北固山由此扬名天下,在北固楼上,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。)《永遇乐・京口北固亭怀古》辛弃疾千古江山,英雄无觅,孙仲谋处。

舞榭(xiè)歌台,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。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

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。元嘉草草,封狼居胥,赢得仓皇北顾。

四十三年,望中犹记,烽火扬州路。可堪回首,佛狸祠下,一片神鸦社鼓。

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(这首词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、气吞胡虏的刘裕,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。)《芙蓉楼送辛渐》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(王昌龄的一首《芙蓉楼送辛渐》而使芙蓉楼天下闻名)《题金陵津渡》张承吉金陵津渡小山楼,一宿行人自可愁。

潮落夜江斜月里,两三星火是瓜洲。(注:张承吉在镇江金陵渡(今西津古渡)过夜后所写)《望鹤林寺》李绅鹤栖峰下青莲宇,花发江城世界春。

红照日高殷夺火,紫凌霞曙莹销尘。每思载酒悲前事,欲问题诗想旧身。

自叹秋风劳物役,白头拘束一闲人。(注:李绅回忆当初当初游南郊鹤林寺的时候,欣然命笔)《夜归丁卯桥》许浑月凉风静夜,归客泊岩前。

桥响犬遥吠,庭空人散眠。绿桥低水滥,红叶半江船。

自有还家计,南湖二亩田。(注:许浑迁居丁卯桥后十分眷恋那里的清幽环境而写)《焦山望松寥山》李白石壁望松寥,宛然在碧宵。

安得五彩虹,架天作长桥。仙人如爱我,举手来相招。

(注:李白登焦山石壁望焦山东北两座小山(松寥山,夷山)后有感而发)《水调歌头.多景楼》陆游江左占形胜,最数古徐洲。连山如画,佳处缥缈著危楼。

鼓角临风悲壮,烽火连空明灭,往事忆孙刘。千里曜戈甲,万灶宿貔貅。

露沾草,风落木,岁方秋。使君宏放,谈笑洗尽古今愁。

不见襄阳登览,磨灭游人无数,遗恨黯然收,叔子独千载,名与汉江流。(注:陆游登北固山多景楼酒酣耳热后写下爱国诗篇)《再跋旧拓瘗鹤铭>》龚自珍二王只合为奴仆,何况唐碑八百通。

欲与此铭风浩逸,北朝差许郑文公。(注:龚自珍见镇江焦山瘗鹤铭,后觉得书法美 妙无比。

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只能做奴仆了。)《永王东巡歌(第六首)》李白丹阳北固是吴关,画出楼台云水间。

千言烽火连沧海,两岸旌旗铙碧山。(注:李白所描绘永王水师到达镇江时候的盛况)《题润洲金山寺》张承吉一宿金山顶,微茫水国分。

僧归夜船月,龙出晓堂云。树色中流见,钟声两岸闻。

因思在朝市,终日醉醺醺。(注:张承吉登金山寺后所著)《无题》佚名长江好似砚池波,提起金焦作墨磨。

铁塔一支堪作笔,青天够写几行多。(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作,果有王者的气魄,金山焦山北固山都提到了)。

标签: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世界产业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